2013年响水县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方案
一、考查时间
1.九年级理、化实验操作考查必须在4月8日至9日进行,每科考查时间为15分钟。
2.八年级生物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必须在6月11日至12日进行,考查时间分别为15分钟和30分钟。
二、考查内容
学科 |
考查内容 |
考查要求 |
物理 |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测量小石块密度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比较不同物质(液体)吸热升温的特点
5.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使用一只电流表)
6.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
会使用基本的测量或观察仪器。
会安装基本实验装置。
会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运用合适的实验方法安排操作步骤,并能进行实际操作。
有良好的基本实验素养。
会分析和排除简单的实验故障。 |
化学 |
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检验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5.粗盐的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6.探究某种盐的性质 |
能正确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操作。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初步学会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初步学会使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遵守实验室规则,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
学科 |
考查内容 |
考查要求 |
生物 |
1.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血涂片、有丝分裂装片、叶片结构的切片等)
2.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3.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4.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5.观察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的结构
6.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 |
熟悉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或结构。
能正确制作临时装片。
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其他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简单问题。 |
信息技术 |
1.信息的管理
2.图书目录
3.图书封面
4.小球碰撞
5.问卷调查 |
能够根据文件分类的需要,创建文件夹层级结构对文件进行管理。
综合运用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标记、格式与目录等功能制作图书目录。
会使用图像处理工具修改、调整图像,并实现简单的艺术效果,为图书设计合适的封面。
能够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运用合适的动画制作技术制作简单的动画。
会使用合适的工具制作一个问卷调查网页。 |
对应的考签和评分表将分别于3月25日和5月25日在盐城教科研网上(http://jky.yce.cn)公布。请各学校下载后,提前印制好考查用的考题和评分表,测试时应将考题分发到相应的实验桌上,评分表由监考老师评定成绩时使用。
三、考查方式
考查采取现场操作、当场打分的方式。考生在进入考场前由考点组织抽签,初二考生从公布的6个生物实验、4个信息技术实践任务中通过抽签选定1个生物实验和1个信息技术实践任务,初三考生从公布的6个物理、6个化学实验中通过抽签各选定1个物理和1个化学实验,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操作。
四、成绩评定
理化生每个实验都包含10个操作要点,按完成情况,等级评定为A、B、C、D四个档次。正确完成9~10个操作要点的等级评定为“A”,完成7~8个得分要点的等级评定为“B”,完成5~6个得分要点的等级评定为“C”,完成4个及以下得分要点或不参加考查的等级评定为“D”。所有成绩均由测试教师按实际操作情况当场评定。
信息技术每个实践任务分为设计和操作两个部分,满分为10分。其中设计占4分,操作占6分,两项之和得9~10分的等级评定为“A”,得7~8分的等级评定为“B”,得5~6分的等级评定为“C”,得4分及以下或不参加考查的等级评定为“D”。具体成绩由信息技术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任务完成文件评定。
五、考前准备
1.考点设置
各学校在考点醒目位置,必须张贴《考点安排平面示意图》、《考生守则》、《违纪处理办法》,并画出明显的警界线。每个考点须安排候考室若干(教室),抽签室1个,测试室每科1个。理化生实验每个测试室安排同一学科的6个实验,每个实验摆放4组相同器材,分两列摆放,并在实验桌靠走道一侧贴上座位号(见附件1)。信息技术测试室设在计算机机房,座位安排视机房电脑桌的排布而定,每场考试安排4个实践任务,每个实践任务有12个学生参加测试,共用48台电脑,多余机位留作机动。为便于统一测试时间,请各考点在每个测试室前挂1个石英钟。
2.考点工作人员安排
每个考点设考点主任一名(由考点所在学校校长担任)、副主任两名(其中一名由县局派员担任,另一名由考点所在学校分管校长担任),负责本考点测试组织工作。各考点要配齐各类工作人员,其中实验准备每科1人,整队领考每科1人,候考室工作人员若干。县局每个考点派督查员1人(兼考点副主任),专门负责督查该学校实验考查组织工作,保证测试工作规范进行。测试员由县局统一调配,本校教师不得监考本校学生。理化生实验每一测试室配7名测试员,其中1人为督考,其余6人每人负责一个实验。信息技术每个测试室配2名监考教师。
各校一定要选拔身体健康、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同志承担这项工作。当年有子女参加中考的教职工不得参与测试工作。各类人员必须各司其职,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六、测试流程
1.学生按小组在候考室等候测试。学校按照统编学号的顺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每小组由24位学生组成,信息技术考查每小组由48位学生组成),编排小组序号,填写《2012年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成绩汇总表》(见附件6),印制准考证(准考号用学籍号最后四位)。
2.每场开测前10分钟学生到达抽签室抽签。学生凭准考证按序进入抽签室,随机抽取一签,签号与实验桌号(或机位号)一致。明确实验签号后,进入实验测试室指定的座位,按照实验桌上的考生用卷要求准备实验。
3.考生入座后,将准考证和抽签号放在座位号处,测试员查验准考证并在评分表上填写座位号。督考宣布开始后考生进行实验,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完成实验时举手示意,请测试员验收后离开考场。当督考宣布结束时尚未完成实验的考生,须立即停止实验并离开考场。考生离开考场后,测试员应整理好器材,准备下一组的测试。实验期间所需的记录用纸由考点所在学校提供(每位考生一张32开白纸),每组测试前由测试员将其和考生用卷一起分发到各实验桌上,考后收回,不得带出测试室。测试结束后学生必须离开考点,不得与未测试考生接触。
4.实验操作考查时,监考教师要当场在评分表上评分、打出等第。信息技术考查的评分在所有学生测试结束后进行,由本校老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给定。评分必须严格按照统一的评分细则和标准执行,做到得分有理,扣分有据,客观公正。
5.实验操作考查每批测试结束后,六位测试员应立即将所测试的全部考生的评分表送督考,督考清点并按编号理顺后当场在测试成绩汇总表(见附件6)上登分,并将考生的评分表装袋密封。每个考点测试结束后,考点主任应将本测试点的所有评分表密封袋清点封存。信息技术考查结束时,各考点要把学生提交的文件打包储存。
6.所有测试结束后,考点主任应将本测试点的理化生和信息技术测试成绩汇总表交县教研室统一登分。
附件1:测试室实验排布图
附件2:《测试员守则》
附件3:《考生守则》
附件4:《违纪处理办法》
附件5:2013年盐城市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流程时间表
附件6:2013年盐城市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成绩汇总表
附件7:2013年盐城市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准考证样张
附件8:理化生物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备忘录